中国iter执行中心副主任罗德隆介绍说,超导导体是iter装置上的核心部件之一,主要包括八种类型。iter计划7方国家中有6方分摊了导体制造任务,而中国参与了其中6种导体的制造任务。
等离子体所近日完成了925米cc认证导体的穿缆,并在中国iter执行中心和iter国际组质量官员现场见证下,顺利完成了cc导体的生产。
据了解,cc导体采购包是等离子体所继环向场(tf)、极向场(pf)后承担的第三个iter导体采购包。此前2011年9月8日,等离子体所完成了第一根tf认证导体,同年11月完成了第一根pf认证导体。
等离子体所iter导体生产机构负责人武玉研究员介绍,本月内即可正式向iter计划启运交付cc导体。
据了解,中国的iter导体生产实现了100%的国产化,在参与iter计划的7方国家中,中国是目前在此方面达到100%国产化率的两个国家之一,另一个国家为日本。
中科院等离子体所专门为超导导体研制生产建造了生产大厅。在4000多平方米的车间里,安装有自主研制的导体成型机和绞缆、收缆等设备。此外,还包括世界上第一条长达1000多米的穿管线,这为中国全面完成iter计划国际采购包任务奠定了良好基础。
美、法等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起耗资46亿欧元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(iter)计划,旨在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受控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,为人类输送巨大的清洁能量。这一过程与太阳产生能量的过程类似,因此受控热核聚变实验装置也被俗称为“人造太阳”。中国参与了这个计划,承担了iter装置近10%的采购包。